站点首页  部门简介  制度政策  人事管理  师资建设  绩效考核  人才招聘  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师发展中心  下载专区  学院首页 
教师发展中心
 中心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中心 
 专项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队伍 
 资源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站点首页>教师发展中心>新闻中心>正文
新闻中心 | 华商师徒制项目启动仪式暨青年教师成长赋能研讨会圆满举行
2025-09-28 23:24  



为进一步深化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并充分发挥资深教师在教师培养中的指导、帮助与传承作用,我校于2025年9月28日下午在广州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办“华商师徒制项目启动仪式暨青年教师成长赋能研讨会”。

此次会议主题为“薪火相传,携手共进”。学校校长胡军、党委书记陈玉欢、副校长吕峻闽、校长助理黄跃雄、黄伟新出席;各二级学院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2025-2026学年华商师徒制项目师徒代表共计230余人参会,暨南大学教授予沛、黄君凯,青年教师高黎、操宣敏作为特邀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会议由人事处副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俏文主持。



启动仪式上,全体人员起立奏唱国歌,随后主持人介绍到场的领导与嘉宾,拉开活动序幕。


环节一:校领导致辞


学校党委书记陈玉欢作开场致辞,她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青年教师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与活力所在。“华商师徒制”项目的启动,是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基础上,深化教师培养模式的重创新举措,旨在通过“以老带新、以优促新”的“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科研岗位,传承优良教育传统,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她强调,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推进,希望全体师徒以“匠心”传承教育初心,以“诚心”共促专业成长,共同为学校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环节二:宣读师徒结对名单


学校副校长吕峻闽宣读2025-2026学年华商师徒制项目师徒结对名单,并提及学校将全程跟踪项目实施情况,通过定期开展师徒座谈会、教学咨询活动、中期经验交流、结项考核评价等方式,及时了解师徒结对的进展与成效,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师徒双方能够以“心传心、以行立行”,共同书写“华商师徒制”的精彩篇章,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环节三:聘书颁发与献花环节


仪式现场,学校领导手持聘书,依次走向指导教师,将这份承载着信任与责任的聘书郑重递出。每一份聘书的颁发,既是对指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育人经验的高度认可,也象征着学校赋予其 “传帮带” 的重要使命,台下响起阵阵热烈掌声,为这份荣誉与担当喝彩。青年教师们手捧鲜花,双手递出,微微躬身,用质朴的行动传递对前辈的尊重与追随学习的决心。台上台下的互动交织成一幅薪火相传的动人画面,既彰显了 “以老带新” 的教育传承,也让 “华商师徒制” 的合作初心在这一刻愈发鲜明。



环节四:二级学院代表发言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戴经国发言道,学校的“师徒制”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精准助力。人工智能学院将坚决执行学校规定,将导师制基础与师徒制新要求紧密结合,推动制度走深走实,持续完善指导机制,强化教师经验传承与技能提升,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工智能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环节五:指导教师代表发言


指导教师代表朱文,详细阐述了华商推行师徒制的核心依据:以“创百年名校 育华夏英才”为使命导向,明确华商文化与教师队伍均需做好传承工作,且经验因存在难以显性化的特性,更需通过师徒制实现有效传递。同时,他围绕选择徒弟、当好师傅、当好徒弟三个话题进行分享。

环节六:青年教师代表发言


健康医学院青年教师张咏怡分享了自己走上教师岗位的经历,感谢学校提供的入职培训与“华商师徒制”项目通过全方位“传帮带”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表达对学校给予发展平台与关怀的感恩,结合9月阅兵仪式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环节七:学校领导总结致辞


学校校长胡军对华商师徒制项目启动仪式作总结讲话,肯定了以人工智能学院导师制为代表的学院成效、朱文教授提到的教师隐性知识传承重要性以及张咏怡老师对师徒制的比喻,指出华商师徒制项目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先手棋”,结合学校“工字型”师资结构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关键期需求,说明师徒制对青年教师成长和资深导师创新的双向赋能作用,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第一,导师需切实履行“传帮带”责任,因材施教、开放包容;第二,青年教师需珍惜机遇,兼顾教学科研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第三,各教学单位需借鉴人工智能学院经验,加强过程管理,推动项目走深走实,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此外,青年教师成长赋能研讨会特邀暨南大学两位资深导师与两位杰出青年教师同台献智,以立意深远的专题报告,共探教育薪火相传之道,启迪未来教学创新之路。


讲座一:后浪与前浪,一场新老教师的对话


     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沛,根据教育理念的时代变革、老教师的角色定位、新教师的成长路径、传帮带的实施、共筑教育的未来这五点进行阐述,先对比传统与新兴教育理念差异,提及暨南大学新任教师 “六个一” 岗前培训;再明确老教师需承担教学经验传授者、职业发展引路人、心理支持提供者角色,新教师要养成职业素养、保持主动学习态度、提升教学能力;并阐述了传帮带的制度保障、创新实践含具体课程及教研科研案例与常见问题。


讲座二:继承与创新背景下如何建设与讲好一门课


 暨南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君凯,从课程逻辑体系的系统性出发,重点讲述了课程建设与教学基本规范,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指导的教学竞赛,从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PPT设计等进行详细介绍,为我校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及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提供了指导。


讲座三:启蒙有灯,行路有伴:

师徒结对的感悟与示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青年教师高黎博士,阐述导师通过启发式、叙事化案例等教学法助其将晦涩中医知识通俗化,学院提供实践平台让其实现教学研成长,学校活动培训指明方向如解读教学竞赛、指导打造“起承转合”结构与 “两性一度” 金课


讲座四:导师引航笃行成长:

青年物理教师的成长之路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操宣敏博士,先指出新进教师面临角色转换迷茫、教学从零开始、科研任务重的困惑,接着介绍自身与教研导师刘绘教授的结对情况,阐述导师通过 “传帮带”(学科经验精准传递、定制化成长支持、学科共建共同体)助力其站稳讲台,还分享教学竞赛相关内容(“两性一度” 金课标准、三阶打磨机制、“气液相变” 教学案例)及竞赛反哺日常教学的成果


此次华商师徒制项目启动仪式暨青年教师成长赋能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广州华商学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未来,学校将以师徒制项目为抓手,持续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多优质平台,推动全体教师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详细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7广州华商学院人事处

地址:广州增城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电话: 020-82666222 82666122  邮编:511300

粤ICP备1705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