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广州华商学院教务处,作者教务君
广州华商学院教务处.
广州华商学院教务处官方公众平台,实时发布教务通知通告、教学动态、展示教学成果,服务广大师生。欢迎关注。
6月14日,教务处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在增城校区励志楼C408举行我校第1场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学校获得2021年省级一流课程的刘阳、杨俏文、于丹丹3位老师作经验分享。副校长支戈壁、校长助理李远飞及各二级学院分管一流课程建设的领导出席本次分享会。已获校级一流课程立项、计划申报省级一流课程的教师们莅临现场交流学习。分享会由教务处教研科副科长陈梓哲老师主持。
我校3位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按顺序进行了一流课程建设及申报经验分享,线上一流课程是由刘阳老师负责的《大学英语视听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由杨俏文老师负责的《财务管理》以及于丹丹老师负责的《女性文化概率》。
01
线上一流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负责人刘阳老师从课程建设前期基础、课程特色、课程考核结构、课程应用情况、课程建设计划、展示典型案例六个模块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进行介绍,强调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对打造课程特色,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性。
02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财务管理》负责人杨俏文老师围绕文件解读、课程建设、课程申报、心得体会四个方面介绍省一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经验。杨俏文老师提出教师在申报时要认真研读省教育厅的申报条件及要求,凝练课程建设特色,充分准备申报材料,强调发挥课程团队的重要作用,倡导教师们在申报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心态、多学习多尝试。同时以自身申报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材料为例子,逐条剖析,为大家分享申报干货。
03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女性文化概论》负责人于丹丹老师围绕打牢申报基础、做好申报准备、撰写申报材料、重点及特殊说明四大部分进行课程建设介绍及申报情况说明。于丹丹老师分别从线上课程的建设及选用,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逐一详细介绍,强调创新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详细地讲解了申报的准备工作和申报材料的撰写技巧。
在交流互动环节,在场的老师们与3位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老师们从各自的课程建设实际问题中出发,积极提问、踊跃发言,3位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根据自身经验进行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分享会充分发挥了我校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不仅为我校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师们传经送宝、答疑解惑,而且推动了我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我校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为我校申报新一轮省级一流课程奠定基础。
现场回顾